环境评估

保标招标 > 环境评估 > 中标信息 > 它为什么是“永不竣工的工程”?

它为什么是“永不竣工的工程”?

· 2024-05-11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安徽更是将它视为永不竣工的工程。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越高,就越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越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广泛集聚要素的强磁场。
可以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元素,事关发展,决定未来。
安徽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经营主体减负鼓劲,收到了显著效果。
但是,个别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上热下冷问题。有的多头执法、重复调研、随意检查,让企业不堪其扰、疲于应付;有的只讲态度不讲进度,把企业诉求视为烫手山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的执行利企政策打折扣、搞变通,让优惠政策停在纸上、扶持资金闲在账上……
这种温差会导致惠企政策空转、措施虚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热情,削弱营商环境建设的成效。
千招万招,不能落实即为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打白条。
再好的政策在基层得不到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末端落实,必须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在落上显真章,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让好政策发挥应有作用。
抓末端落实,首要是压紧压实责任。关键少数担负关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通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来级级传导压力、层层明确责任。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局外人,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 的理念,增强工作主动性,始终保持工作随时在线、状态一直满格。
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企业视角,关注的是企业家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把企业的心上事,当成党委政府的上心事,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增强政府的服务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一网通办 一网交易水平,创造更多一件事一次办 高效办成一件事实践场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千方百计给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
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能够带给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心。
data-was-processed=true
蔚来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我们在日常中看到,有形之手收放有度,无形之手才能灵活舒展。这要求政府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守好权力的边界,不该管的坚决不乱插手。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推行柔性执法机制,提升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占比,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考核是重要保障。
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把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考核评估体系,将服务对象的评价同相关部门的考核与绩效评价直接挂钩,引导激励干部真干、实干、努力干。
严明纪律,盯住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及阻碍企业发展梗阻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破坏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动真碰硬问责处理,对查处的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政策的知晓率往往影响政策的通达率。加强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率,显得尤为重要。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实实在在地做,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多渠道、多载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让企业对营商环境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
致广大而尽精微,营商环境建设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落细落实、积微成著。
唯有抓在实处、抓在细处、抓在末端,才能让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效果上,赋予营商环境无穷的吸引力。
撰稿:李浩

文章推荐:

山东城泰房桥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预中标公示

它为什么是“永不竣工的工程”?

统筹洪湖保护和发展系统性治理方案结果公告

关于【《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修编及备案工作】中选结果的公告

更多商机查看,下载保标APP

扫码关注小程序,获取商机更容易